“2014年是本市第二輪‘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計劃’的最后一年,在聚焦青年創業的同時,我們的工作重點也將放到創業政策的落實中去,放到與本市高校的進一步對接中去。”日前,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創業指導處處長楊永華在接受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
破解創業三大瓶頸
為鼓勵創業,2009年上海市政府的一號文件就是“鼓勵創業帶動就業”。2009-2011年、2012-2014年,上海連續實施了兩輪“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計劃”。2011年上海首次將“幫助成功創業1萬人”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從2011年到今年,這個項目連續3年都被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楊永華說,每年幫助成功創業都超過1萬人,平均每位創業者帶動就業超過6人,創業帶動就業的效果非常明顯。
“從目前來看,困擾青年創業者初期發展的主要是三大瓶頸——融資難、場地缺、能力弱。而作為政府部門來說,就是有針對性地幫助創業者突破創業瓶頸,提升自身經營管理能力,開拓市場,對有需求的創業者,甚至是幫助其吸引風險投資,讓這些處于初創階段的小微企業成長壯大起來。”楊永華表示,時下,針對創業各階段的扶持政策不少,其中絕大部分聚焦在幫助創業者降低成本方面,創業者要在全面了解政策的基礎上,用好、用足這些政策。
助創業者解決“融資難”
針對“融資難”問題,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科委、教委和團市委等部門都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的創業融資扶持政策,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小額貸款擔保和貼息政策、科委和教委聯合推出的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團市委的青年創業就業促進計劃以及小企業擔保基金專項貸款等等。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小額貸款擔保和貼息政策,目前主要針對意向創業者和小微創業組織,為其提供政府擔保的小額貸款,其中對于15萬元以下的小額貸款可免個人擔保和反擔保,擔保額度最高可至200萬元。
助創業者解決“場地缺”
針對“場地缺”的困境,楊永華介紹:“目前全市各部門建設了一大批創業孵化園區,包括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園、文化創意產業園、科技孵化園區、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區、小微企業開業園區等等,以滿足不同層次創業者的需求。其中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開發建設的針對小微創業者的開業園區就有50多個,吸引2000多名創業者入駐”。楊永華認為:創業園區除了提供創業場地外,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很多的創業增值服務。創業園區本身就是一個創業政策、創業服務和創業信息的集聚地。“有很多創業者對于創業政策不熟悉不了解,創業園區在這方面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創業政策的信息,甚至是幫助他們申請一些創業扶持政策。而在經營管理方面,園區也會定期組織各種培訓,幫助其提供商務對接的機會,與風險投資機構搭建交流平臺等,為創業者提供孵化服務。而最重要的是,在創業園區里形成的創業文化、創業氛圍,對于創業者來說無疑也起到了開拓思維,集聚資源的作用。”
此外,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還出臺了創業場地房租補貼政策,對創業3年內的初創業者,根據其帶動就業情況,給予每人每年最高3000元的房租補貼。
助創業者“提升創業能力”
如果說,缺資金、缺場地都能依靠政策幫扶解燃眉之急,那么提升創業能力,顯然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目前,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已初步構建了包括“創業能力測評、創業培訓、創業見習和創業發展期講座”等內容的創業能力提升鏈,在創業培訓上,2013年又引進了創業模擬公司的培訓模式,為意向創業者提供仿真環境的創業模擬實訓。
與此同時,目前上海有一支由近600位企業家、職業經理人和行業專家組成的公益性的開業專家志愿團,可以為創業者提供“一對一”個性化的指導服務,幫助創業者解決創業過程中的各種疑難雜癥,提升其創業經營管理能力。
2014年目標:讓青年大學生更便捷享受創業政策和服務
“如果說第一輪三年行動計劃的重點是完善政策、提升服務:那么第二輪三年行動計劃則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聚焦,即聚焦青年創業、聚焦小微企業、聚焦推進創業型城區的建設。”在談到2014年的工作重點時,楊永華透露:“近幾年我們的努力方向一直是想讓創業政策、創業服務深入園區、社區和校區,針對青年大學生創業越來越活躍的趨勢,今年的重點可能就是與本市各類高校的對接,讓政府出臺的一系列鼓勵扶持創業的政策、政府的各項創業服務,貼近有意向的創業者,貼近初創期的創業者,讓青年大學生更方便更快捷的享受到這些政策和服務。”
據楊永華介紹,未來應繼續探索建立政府與高校合作的機制,應繼續大力在大學校園內深化創業教育。“雖然目前都說只有1%的大學生會選擇創業,而其中也僅有1%的人可能創業成功,但作為政府部門來說,則是希望在大學生心里埋下一個創新創業的種子,待到有了合適的環境、合適的時機,這顆種子發芽壯大的時候,對青年大學生、對整個社會都將是收益無窮的。”在楊永華看來,一個接受過創業教育的大學生,即使他不選擇創業,他在求職就業的路上也會走得更加順暢,因為對于企業來說,相信會更愿意錄用一個具有創新思維,了解企業經營管理的人。
與此同時,楊永華也提到,如今對于有意向創業的年輕人來說,是利好一大堆,不僅創業門檻低了,創業的空間也更大了。“但必須提醒的是,鼓勵創業,不等于鼓動創業,畢竟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去創業的。”在他看來,創業政策是個人創業的助推劑,但不是個人創業的“萬能藥”,任何人都不能僅僅依靠政策來創業,任何人也不是為了享受政策而創業,這是用好創業政策必須樹立的理念。
此外,每個人的創業方向、創業特點各不相同,每項創業政策的適用范圍和對象也不同,個人在用創業政策時,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政策,即要適合自身的創業條件,要適合自身的創業行業,要適合自身的創業類型,要適合自身的創業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