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不到三年的廣州(樓盤)基金,已經有成長為廣州主力金控平臺的趨勢。作為廣州地方政府的主力產業投資基金之一,廣州基金自成立以來就迅速發展,目前,其業務領域已涵蓋政府基金管理、私募股權投資(PE)、風險投資(VC)和其他金融平臺,并打造了天使投資、VC投資、PRE-IPO、PIPE、并購基金、城市發展基金、政府基金、互聯網金融、固定收益等金融全產業鏈,資產管理規模在2014年年底就接近700億元,堪稱股權投資行業中一匹"黑馬"。
引導基金促地方產業發展
作為廣州產業轉型升級引導基金(簡稱“引導基金”)的受托管理平臺,廣州基金在發改委的指導下,以母基金的方式,與國內外優秀股權投資管理機構合作發起設立子基金,子基金按照1:4的比例與社會資本進行配資,吸引了大量社會資本進入廣州市優勢產業,推動廣州市戰略性主導產業發展。
“跟以前政府直接進行財政撥款的形式相比,引導基金帶動產業發展的模式引入了更多市場化的機制和科學的管理。”廣州基金助理總裁、城發基金副總經理曹之真對記者表示,“比如以前政府計劃重點扶持某個產業,常用的手段就是直接進行財政撥款,而不管成功與否,投入的資金最終都很難回收。但引導基金以基金的管理模式,不僅能夠保障本金的回收,還能通過引入社會資本,放大投資效應。財政每投資一個億,就會帶動4個億的社會資本投入到這個領域,撬動了社會資本和資源投入到企業的發展當中。”
根據廣州市政府印發的《廣州市戰略性主導產業發展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數據,每年8億元的引導基金能夠有效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將撬動4倍以上的社會資本設立相關產業領域投資基金,為廣州市的產業轉型升級提供資金支持。
據悉,今年的引導基金合作機構申請也已經于今年6月啟動,吸引了30多家知名股權投資機構申請。從投向上看,廣州市發改委發布的引導基金申請指南規定,子基金在廣州市戰略性主導產業領域的投資比例原則上不低于子基金規模的50%。“廣州2015年度重點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廣州航空航運、工業4.0、互聯網+、文化旅游、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等領域,全面扶持新材料、生物與健康、商貿會展、現代物流等市十大產業重點領域,鼓勵支持子基金面向新三板、投資于廣州市的中小微企業。”曹之真對記者表示。
迎政策紅利助力國企改革
作為廣州地區的主力金控平臺之一,廣州基金為新一輪的國企改革增添強大的資本動力。今年6月,廣州基金已經與興業銀行(601166,股吧)、交通銀行(601328,股吧)、廣汽集團(601238,股吧)等簽訂了戰略協議,合作成立多只國企混改基金,以滿足改制企業對資本流動的巨大需求。
“我們認為國企改革是未來十年中國經濟最有力的增長引擎,對于我們股權投資機構也是最有價值的投資領域。”廣州基金旗下公司——廣州匯垠天粵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匯垠天粵”)常務副總經理左梁對記者表示,與此同時,左梁也是廣州科技金融創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簡稱“科金控股”)助理總經理。
“近兩年,廣州友誼(000987,股吧)通過定向增發收購越秀金控100%的股權,包括浪奇、廣藥、珠江啤酒(002461,股吧)分別增資引入戰略投資者,同時進行員工激勵,這些都是比較大的動作。還有無線電集團下的海格通信(002465,股吧)和廣電運通(002152,股吧),先后實施增資的方案。通過產融結合和國有企業金融+的這種形式,我相信金融資本對國有企業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未來會更加凸顯。”左梁認為,“金融+資本市場”將成為國企改革源源不斷的資本動力。
而從去年到今年,廣州基金也參與投資了中廣核、聯想控股、環球醫療、中國通號等一些知名央企H股的基石投資。在國內市場,廣州基金還參與了華聞傳媒(000793,股吧)、白云山(600332,股吧)這些央企和市屬國企的定向增發。其實早在今年5月,廣州市就出臺了國資改革的意見,提出國企改革的主要目標,混改成為市屬企業的一個主要形式。到2020年,競爭性的市屬企業都要實現整體上市,或者至少控制一家上市公司。政策紅利在逐步釋放的同時,廣州基金參與國企改革的進程也在逐步深入。在左梁看來,廣州的國企改革有三個特點:市場化、非常務實、非常重視資本市場。而未來的3~5年內,國企混改的空間還非常大的。